某某品牌“眼泪”拷问家居企业公关危机态度

2012-03-29来源 : 互联网

7月13日,被质疑“身份造假”的某某品牌家具在京召开情况发布会。会上,总经理潘庄秀华坚称所代理意大利品牌为原装进口,承认与东莞长丰有过合作,现场大讲发家史,情绪激动、声泪俱下。

原以为某某品牌在这次情况说明上,会务实地就当前所陷入的“**漩涡”向公众作一个明确的解释,以消除疑虑。然而,纵观整个发布会的内容,却成了达芬奇品牌合作伙伴的产品宣讲会,总经理的创业说明会。达芬奇不但没有对央视所曝光的**进行回应,甚至连给媒体记者提问的环节,现场消费者说话的机会都未考虑。

家居企业的**危机态度普遍有问题,一些家居企面对媒体曝光后,主要有以下三种态度,**,采取网络**手段,用“删帖”、“沉帖”来阻止对其“不利”的信息过快过大范围地传播;第二,拒不承认错误、反而质疑媒体,但又拿不出来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清白,比如某某家具。第三,保持沉默、始终一声不吭。飞利浦照明与欧亚达家居就属于此类典型,同为一线照明品牌,当雷士照明勇敢地道歉并召回产品时,飞利浦仍置之不理地出售着其不合格的节能灯;作为国内知名家居卖场欧亚达,在2011年6月下旬遭到了200多个商户联合抗租停业,但是截止到今天,其也没能给商户一个合理的解决。

以上三种形式是当前不少家居企业面对**危机的*常用处理态度。企业**危机态度不是表演,而是真诚的态度。这种态度应来自企业的信仰价值、管理制度、快速反应机制等。譬如,达芬奇家具,这次时间仓促或许是导致其应急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风波发生后,达芬奇在官网发出声明:将在发布会上对央视的报道与公众的质疑进行回应。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发布会却变成一场“闹剧”。显然,这与某某品牌不敢面对公众的态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哲学家吉格斯曾说过: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企业如果错了,就认错,如果没错,就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清白。危机中总是存在着机会,处理得当就会化险为夷提升。反之,污点就会被写进历史——假如它还有未来。

作为家居企业的负责人,替自己企业说话天经地义,但必须遵守底线,那就是:尊重事实比辩解更重要,否则便会弄巧成拙,徒留笑柄。因此,对于这些疑问,还希望达芬奇能够吸取当年欧典地板的教训,负责任地对公众做出更加详细的解释。不能简单地哭完就走了,只有耐心向消费者解释,大家对你的产品才会放心。如果消费者不放心,今后也就没有人敢去买你生产的产品。所以,建议家居企业在面对危机时,要把“诚实”、“负责”的态度放在*位,真正经得起公众的考验,变“危”为“机”,进而获得消费者的更高信赖。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