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装修新居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情。而目前家装市场鱼龙混杂,陷阱繁多,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其中,让消费者既费*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里,我们谈谈家装市场中常见的陷阱与注意事项,让大家擦亮眼睛,谨防“猫腻”。
潜规则1 虚报低价竞标,后期加价
同样的装修计划,有的公司报价10万元,有的公司报价8万元,作为消费者多数会选择报价低的一家。但是,开价低的公司如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利润呢?
业内人士陈先生透露,装修公司会从报价合同中做手脚,利用业主对装修行业不了解、看不懂报价单的特点,故意低标成品尺寸、面积、用料,或故意漏报,压低成本,赢得竞标。在施工过程中才告诉业主,需要加价才能达到业主预期的效果,或者通过引导,让业主主动加价。*终,可能报价8万的公司*终花了12万,而报价10万的公司却能在原报价内完成工程。
大型、**的家装公司,在合同中往往会确定价格变动范围(如5%),因此竞标时开出的价格接近“一口价”。而小型或非**家装公司,往往通过模糊报价、低价切入的方法取得竞标,装修人员自己心中也“没底”,往往成为这类纠纷的高发区。
拆招??
资质比价格更重要
在选择装修公司时,切勿一味贪图便宜,要了解低价公司的利润空间在哪里,是否有能力在报价范围内完成工程。消费者要留意装修公司提供的报价单,应清楚表达每个部位的尺寸、做法、用料(包括品牌、型号)、单价以及工艺标准。
比方说,不能笼统用“管线多少*一米”来概括详细项目,还需要说明每根管里穿多少线、是几个平方米数的线、包铜芯还是铝芯、产地等等。在签订合同时,要确定价格变动范围。在装修过程中,防止装修公司的有意引导,变相加价。
潜规则2 降低材料成本,以次充好
装修公司用低价材料代替计划中的高质量材料,来降低成本。这些低价材料的质量、环保指数都达不到要求,后患无穷。劣质材料是怎样进场的呢?
“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没货时,乙方(家装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材料”,陈先生表示,一些装修公司会在合同文字上设圈套。这种“相同材料”可有多种解释,是同质量的同品牌的还是同价格的,条款均没有写明,弄假空间非常大。
“墙面立邦漆50元/平方米”,就很容易产生纠纷,因为“立邦”只是一种油漆品牌,它有多种系列产品,每种油漆的价格都有差异。
即使在合同上和报价单上写得很清楚,该用什么材质、什么规格、什么等级的产品,但一些抱有侥幸心态的装修公司或工头总会铤而走险。或者先进一批真货让消费者验收,趁业主不在场时运进假货;或用“假漆真罐”的方式,以次充好、以假换真,如果业主不细心、不关心、对装修材料没有足够了解的话,劣质材料就这样偷偷进场了。
拆招
装修合同要看清楚
对于消费者,*先应核实清楚材料的材质、规格和等级,并落实到纸面上,作为合同的附件出现,避免模糊合同,发生纠纷时无据可依。在材料进场的时候,*好亲自到场,带上合同和报价单,并请懂行的人或监理到场一起验收。
但是,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重要的还是选择有信誉、**的家装公司,大型家装公司拥有面向厂家的直接渠道,产品质量、技术支持均有**。
潜规则3 售后服务不可忽视
许多消费者容易忽视售后服务这一环节,对于装修行业,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售后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完工交房之时,基本看不出什么问题,只有入住、使用一段时间后,一些隐藏的问题才能体现出来。防水工程是否到位,墙面工程是否符合要求,水电工程又做得如何,装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同样的工程质量,在不同环境中可能体现出不同的状况。若出现问题,找谁解决?这就是售后服务。
*先,业主在选择装修公司时,应清楚了解售后服务,包括售后的范围、方式、合同拟定有效期、售后力度及质量等,并落实到合同中作为依据。
其次,关心售后的消费者不应选择“游击队”。“游击队”的特点是没有固定办公地点,完工付款后便找不到人,售后服务当然无从谈起。一些个人注册的小公司,可能发现问题时早已人去楼空,另起炉灶;或者屡次拖延,相互推诿,屡修屡败,让消费者费心费力。
一家**、有远见的家装公司,从管理体系方面,对售后服务应非常重视,这不但关系到公司的口碑与发展,也通过层层问责,关系到相关负责人员的薪资与个人前途。同时,有实力的家装公司有能力**施工质量,承担数年的保修服务。据了解,国家规定的装修保修期不应低于两年,一些大型家装公司甚至提供五年或更久的保修服务。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