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即将临近,地板家具建材市场的促销已如*如荼,历来节日促销都是家居建材商家们常用手段。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在家装旺季赶上商家促销是件好事,市民也都想趁活动买到价格低廉的产品。很多商家往往抓住市民这一消费心理,将地板产品“张冠李戴”,以“代工贴牌”的方式“糊弄”消费者.
业内人士爆“早知会有这**”
近日,一位从事地板业近20年的某地板厂**孙兴(化名),在即将退出地板行业之前,告诉记者,多层实木地板的生产和精装修房的**过程中,问题多多,“盲目代工、冒名生产、知假采假”等现象都不是个例。
在知情人的指点下,记者通过暗访发现,仅大兴团河地区存在至少十余家小型地板加工厂,为品牌地板代工,或者为精装修项目提供假**地板。
业内**表示,愈来愈普遍的代工模式需要质量监督配合,开发商销售精装修房时,应该在购房合同上注明环境检测指标,并对所有精装修部品质量负责。
“早在几年前我就知道,这个行业迟早要出事,“毒地板事件”只是一个开始。”在孙兴看来,“毒地板事件”看似偶然,实际上却是整个地板和地产行业潜规则下的必然产物。
“变味儿”的代工生产
“前些年大家都做实木地板时,市场还是很规范的,进入成本高,产品也有**”,孙兴说,近年地板行业开始发生*大的变化。
据孙兴介绍,以前实木地板对资金、设备要求比较高,但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多层实木地板(又称多层复合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的生产**,地板进入门槛拉低了。“一**左右就可开个小型地板加工厂,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这些小厂的生存之道除了生产假**外,还为品牌企业代工生产。“现在时髦点叫OEM”。孙兴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品牌地板的主要生产模式都是OEM,即他们出品牌出设计,找加工厂生产。孙兴认为,OEM模式非常好,但在地板行业推进时变了味。“有些企业已经**没有自己的生产线,所有的产品都是代工生产,但质量监控却没有跟上,不同代工厂出来的产品品质很难保持一致。”监管的缺失令这些代加工的地板良莠不齐,并进而衍生出一条灰色利益链条,*终由消费者买单。
地板生产不同于其他消费品生产,那种常年稳定,订单性很强,“经常要交货时,生产跟不上,就会去市场‘抓货’”。孙兴所说的 “抓货”不同于平时相对稳定的签有合作协议的代工生产,而是临近交货期,在市场上寻找任何可以生产同样产品的加工厂,提供样板,告知技术要点,限定时间交货。这种“抓货”的主要对象就是小加工厂,其技术水平很难**质量,*后的品质可想而知。
精装修房的猫腻
精装修房的比重越来越高,开发商**装修部品的品牌,往往被购房者视为质量过硬标准之一。孙兴告诉记者,其实相当一部分“品牌产品”可能来自无名小厂。
据孙兴透露,无名小厂很大一部分订单来自开发企业的精装修业务,开发企业的采购人员上门,定制某品牌产品,提出生产要求,谈好价格,成交后就签订加工协议,之后,打着某著名品牌名号的地板就成为该项目业主们入住后看到的**地板了。孙兴的爆料得到另一位地板加工工厂**的确认。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告诉记者,他的工厂就接过类似订单。据其透露,不少房地产企业或经销商甚至都不需贴牌,直接运到工地进行铺装,“在合同里随便写一个约定品牌就行了,反正也没有人检查”,有时“谁的品牌名气大,就贴谁的牌”。据了解,即便开发企业精装修房里铺的肯定是真品牌地板,但地板质量很可能与市场零售的地板质量不相同,即所谓的“工程板”与“零售板”的区别,二者质量相差颇大。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