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兰电气齐喜峰:赫然成风 岸芷汀兰(图)赫兰电气齐喜峰:赫然成风 岸芷汀兰(图)(2)
有人说,做企业就像“育树”,有人关心“果实”,而有人关心“树根”。赫兰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喜峰,则善育“树根”,始终在勤勤恳恳浇水施肥。不经意间,他将一个吊顶品牌经营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在业界赫然成名。
赫兰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喜峰原本在医药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齐喜锋,36岁转行,**在河南提出“集成吊顶”概念。从门外汉,到自己建厂、自主生产、自建渠道,到如今产品被评为“集成吊顶十***”而誉满全国,他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超乎常人。他的低调中,却透着智者的胸怀和魄力。
【转行】
36岁转行,集成吊顶让他入对了行
见到齐喜峰时,他刚忙完一上午的工作。没有想象中商人惯有的精明和健谈,相反,“质朴、低调、沉稳”是他身上*明显的标签。
学市场营销的他,1994年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大型医药上市公司,从终端业务经理做到大区经理再到公司**层,拥有令他人羡慕的实力和资源。
而36岁的他,却总想着应该自己做番事业。在当时各行各业**林立的情况下,他走向建材行业。经过多方考察,尤其是2007年7月在广交会上,他和伙伴王亚超接触了“集成吊顶”后,终于找到了创业的突破口。
“当时除了深圳,去北京、上海考察时,集成吊顶的概念并不为大众所知,产品也很单一。因为石膏板和PVC吊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观和实用的要求了。集成吊顶是发展趋势,家家户户都要用,所以这块必定是蓝海。”齐喜峰分析。
但他的决定遭到了有些人的质疑:“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你这医药行业做得好好的,36岁了还要再从零开始吗?”
齐喜峰却说,王石也是33岁才创业的,营销是相通的,人脉可以再积累,知识不懂可以学,不试试怎么会知道能不能成功?于是在亲人的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创业之路。而事实证明,集成吊顶让他“入对了行”。
【创业】
各地考察,曾吃供应商的闭门羹
然而,创业的起步阶段是*难的。但新东西出来必须立马抓住时机,再晚一步,可能就要错失良机。
2007年下半年,他和王亚超等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开始了漫长的考察。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深圳等,他跑遍了半个中国做详细的市场调研,同时,也在寻找对比集成吊顶的材料供应商。
广东是生产集成吊顶*先进的地方,他们详细考察了集成吊顶的原材料供应、设备、工艺、技术、销售等方面,决定把厂建在广东。
一个难题接一个难题,要**产品质量,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至关重要。集成吊顶的主要原材料是铝卷材,当时生产铝卷材*好的公司是一家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虽然他们开价很高,我们还是专程找上门谈合作,但人家压根不搭理我们,说是不针对我们做。在门卫那里等了好久,也没让我们进去。”齐喜峰回忆,因为我们没有品牌也没有量,人家不搭理也算正常。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托人想尽一切办法,*终经过多次沟通,对方被他们的诚意打动了,答应供货。